庄子,名周,宋国蒙地人(今河南商丘人),生活于战国中期,约当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3世纪初。他的生涯充满了贫穷和艰辛,一度曾做过地方上的小吏,但只能算得上今天的乡长级别。他常常面临着没有米下锅的困境,有一次,他甚至向监河侯借粮,结果被拒绝。监河侯答应他:“等我收完租,就借给你好多好多。”庄子反驳道:“路上车辙沟里有条鱼,我要给它一瓢水。”那鱼说:“等你的河挖成,我就进了干鱼店了。”这就是庄子的性格。
《庄子》是由庄周及其同代人所著作的作品集,我们了解他的事迹和思想主要依据此书。这部作品中的很多论断似乎荒谬,不近情理,没有倾向,不着边际。书中蕴含深邃如广阔无垠的大海、难以捉摸如幽深不测的深渊,使读者感觉言辞虽尽而余味无穷。
相比老子,庄子生于老子的后二百年,当时天下的混乱程度更为严重。在老子的时代,还存在着大约百余个诸侯国,而到了庄子的时代,只剩下十几个,其中只有七个强大的国家不断进行战争,大战往往造成数万乃至数十万人的死亡。一些统治者视民众如草芥,无情地残害他们,世界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靶场,只有侥幸能活下来。而人民的生活像悬挂在梁上的倒木一样艰难,他们缺乏真理与是非标准。
学者间争论也变得越发激烈,庄子形容这些争论像是大风起时万窍同时鸣叫,又似即将破壳而出的鸟儿鸣叫,这些都不是毫无意义,就是无法解决问题。他用比喻来说明人们担心小偷会盗窃,但放任权力滥用的人则能够夺取整个国家,并且还担心法律手续不够严密。这便是田氏齐武王杀死齐君并篡夺其位的事实,他抢去了整个齐国及圣人的法治制度。圣人的智慧不过是一份丰厚礼物,对那些继承其智慧的人来说毫无价值。
根据庄子,如果提倡仁义,其目的是消除仇恨,却又让仁义本身也被偷走了;谁掌握权势,便有人称赞其行为符合仁义。此外,他认为圣人的智慧以及贤者的才能,是导致天下纷乱之源。
在古代,上古之时人类与禽兽共处,没有区分君子小人。但随着圣人们提出仁义礼制,将社会划分为不同层次,从此产生了是非善恶、君子小人之间的差异,以此作为出头之计发展智慧互相竞争,最终导致这种局面正是由圣人们引入的问题,因此必须封闭掉思想家们的声音,让人们保留自己的思考能力,只有这样人才不会再陷入争斗和战争中恢复本性的纯朴状态。
总结起来,与老子的愿望相比,即希望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态度不同的是,在对文明成果更为激烈批判的一方面,比起老子的政治哲学,更注重回到原始自然状态。在《莊 子》的观点里,被现代读者看作极端怀旧的一种态度,它要求通过否定现存社会秩序来追求一种平静安宁的小农村模式,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超脱尘世烦恼的心态。不过这个主张是否可行,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