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之人智者除心不除事如庄子所言其境界犹如浩瀚星空不可量度

古语有云:愚者心无余地,事无遗策;智者心随境转,事随时变。庄子曰:“方舟济河,虚船触舟,不惼其人。”此言一筹莫及,却透露深意。两千年前,战国时代的先贤庄子,以这句名言示人,其寓意非浅。

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河中乘船时,一只空船向他驶来,但他并未生气,因为那是空船,无需对抗。这个小故事与“愚者心无余地,智者心随境转”同为一理。一艘虚船,与自己的船相撞,即使是个易怒之人,也不会生气,因为没有攻击的对象。

《庄子·山木》中,有更深层次的解释:“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即保持内心的平静与顺应外界变化,则外物难伤己身。这正如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后,被封为凤尾汾阳郡王,却不设门禁,让宫人太监等自由出入,这种豁达的人格让敌人们找不到诬陷他的机会。

郭子仪曾笑对儿子的担忧:“我有五百匹战马、数千仆从,我如何保证不有人暗算?但我打开大门,无隐私,便也就无流言。我现在这样,是为了防止那些想要诬陷我的人找到借口。”

这便是郭子的“四门俱开去流言”的故事。他以坦荡胸怀面对世间万物,从而赢得了皇帝和臣下的尊敬。这正体现了“虚舟”之法,即用一种豁达的心态对待世间一切。

豁达是一种博大的胸怀、超然洒脱的态度,是人类个性最高境界之一,没有宽广胸怀,就容易沦于琐屑与平庸。而豁达的人视利益为小事,对风雨看作磨砺,每每充满自信,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最终成就光辉灿烂的人生。可见,“虚舟”乃庄子的所崇尚思想,而《庄子》更详细阐述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