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山道经典语录智者心如明镜事如浮云不加思索

古语有云: “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这句话其实不难解释,但这句话所包含的智慧却值得我们深思。 这句话是说, 愚痴的人,总是想要外在的人或者事物顺应自己。而有智慧的人则会让内心去顺应环境,接受好的与不好的。庄子曾经留下这样一段话:“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不怒也。” 可以想象,在乘船渡河的时候,如果前面有一只空船正要撞过来,而这个人没有生气,那么即使撞到,也不会感到愤怒。这小故事可以说与“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异曲同工。

在《庄子·山木》中,我们还能找到更多关于“虚舟”的寓意:“ 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这意味着如果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就像水一样随波逐流,即使遇到了逆境,也不会受到影响。

郭子仪是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既带兵平定了安史之乱,又为官六十载,一生荣华富贵。他的一种豁达态度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在他平定安史之乱后,他虽然手握重权,却打开了汾阳王府的大门,让贩夫走卒宫人太监都可随便出入,这完全不同于当时其他官宅门庭若市的情况。他的儿子劝他要守制度,以免被人嘲笑,但郭子仪却笑着回答:“我有五百匹战马、数千仆从,我位极人臣,还担忧有人暗算?我现在打开大门,无隐私自然无诬陷。”

这就是郭子的“四门俱开去流言”的故事,用坦荡的方式面对世人,即使皇帝换了多少次,他一直都是国之重臣,被深得皇帝信任。这就是典型的“虚舟”法,即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对待世间万物。

豁达是一种博大的胸怀、超然洒脱的态度,是人类个性最高境界之一。没有宽广胸怀和气度,就容易流于琐屑与平庸。而实现了豁达与宽容,则会产生轻松与幽默,从而展现一种性格魅力。

豁达的人看待利益为小事,看待风雨坎坷为磨砺,他们时常充满自信,对生活保持积极乐观,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最终成就光辉灿烂的人生。可以说,庄子的思想体现了一种豁达,而这种思想在他的《庄子》中更显著地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