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过后探讨剧中神仙曹国舅的道教文化与天然道观的化缘之谜

《清平乐》之余,探索剧中“神仙”曹国舅的道教文化与化缘之谜

在宋仁宗时期背景下的古装剧《清平乐》已告结束,这部作品展现了北宋盛世的文雅风度,也留下了一些让人难以忘怀的情感遗憾。人生总有不足,古今同样如此,而超脱缺憾、追求完满,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们将这种完满称为“道”,把达到的状态称为“仙”。

剧中李植,一心修炼问道,不愿婚姻,但他和曹皇后结婚后两人相安无事。这并非曹皇后的全部关联,她的弟弟曹佾更是真正的地地道道神仙人物之一——八仙中的“曹国舅”。

通过这些细节,我们仿佛感受到了大宋社会多了一份仙道气息。而历史上也确实如此。太祖、太宗两位帝王尊崇高士苏澄隐、陈抟;真宗是著名的崇道皇帝,他举行了封禅泰山仪式,并在其中敕封至今家喻户晓的泰山女神“天仙玉女碧霞元君”。街坊民间传唱:“莫道当今无真主,两个天子一担挑”,陈抟老祖留下的谶语被世代传颂。

在这样的氛围中,堂堂国舅爷以修炼为信仰寄托,并投身于修炼,这也不足为奇。他的祖父曾是北宋初年的名将,他父亲官至尚书虞部员外郎。在他本人的身上,《宋史》记载他性格和善美丽,有才能通音律善弈射喜写诗。他出色的品质自然备受君王青睐,被赐黄金制带,还特授宰相班。

这位高修养的人物并不自矜,以道家哲学处世,被认为寡过善自保。他一帆风顺经历数朝,可谓世人眼中的成功者然而,他对荣华富贵并没有特别钟爱,与李植一样,对修炼才是毕生的追求。

八仙阵容包括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等,其成员来自男女老少各阶层。他们未证得仙位之前往往遭遇更加艰难困苦的情况。这也向人们隐喻,只要有心慕 道,则不远;专修至道则可近 道,最终能效法八仙而得 道。

据说,在隐迹山岩深处修行的曹国舅遇到钟离权和吕纯阳两位祖师,他们问他所养何物?答曰养道。二祖师又问:“此何在?”指手天空答曰:心即天,天即我。此乃悟透本来面目,因此传授秘术最终入圣班。

白玉蟾祖师咏诗云:“窃得玉京桃,踏断京华草。”其情景令人遐思。在更多的时候,更大的部分人心中,“香火”是一种情怀一种寄托,从古及今,都有人放下俗务专志于内功 修练寻觅解脱。而所有这些,都不妨碍人们对此路理想与向往。不论贫富或苦读,或面朝黄土皆在熔炉中砺炼寻觎解脱,而超然独立引领那颗渴望自由的心灵卓尔尘外常享清静。“功名富贵若长河流汉水亦应西北流。”这便如同业已堪破世间荣辱三千繁华显贵们对此精神向往的一种集中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有一份对未来世界希望和期待,无论身处何方,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充满着对于生活意义深刻思考的一片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