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注音版83页中的原始黍米仿佛是宇宙本源的智慧之珠它静静地在那儿默默地传递着道家理论的奥秘

《度人经》中的元始天尊,据《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记载,在其开示时,“十方无极天真大神一时同至”,男女百姓倾心皈依,络绎不绝。然而,此举导致国土偏陷难以承受,于是元始天尊悬挂了一颗如黍米般大小的宝珠于空玄之中,将众多真人的精气纳入其中。这颗宝珠,即是宇宙本源,与道家理论相符。

在内丹学派中,这颗黍米之珠被比喻为丹母,是内丹修炼的象征。陈致虚在《悟真篇注》中解释说:“实而有者,真阴真阳,同类有情之物也;虚而无者,二八初弦之炁也。”此言即指这颗小小的黍米之珠蕴含着宇宙生成万物的根本力量。

科学理论与此亦不谋而合。在宇宙形成之前,它们可能是高度压缩、密集存在于一个非常小的空间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压缩体开始扩张,最终演化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星系和行星。而这一切都从一个极其微小且具有巨大能量密集点开始,而道教认为这就是元始天尊手持的小巧宝珠——一种包含了整个宇宙生命能量和创造力的核心。

因此,《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的描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深刻地揭示了宇宙万物生成与发展的一些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对现代科学认识的一个独特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