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指引之南华真经注疏卷九启示智慧的宝藏

夫无心而任乎自化者,应为帝王也。啮缺问於王倪,四问而四不知。〔疏〕四问而四不知,则《齐物》篇中四问也。夫帝王之道,莫若忘知,故以此义而为篇首。《老子》云不以智治国国之德者也。

啮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疏〕蒲衣子,尧时贤人,年八岁,舜师之,让位不受,即被衣子也。啮缺得不知之妙旨,仍踊跃而喜欢,走以告於蒲衣子,为迷王倪之深义。

其后,有虞氏与泰氏相继,而世事难逃其变革。在这纷扰的世界里,我们追求的是一种超脱,是一种在混沌中保持宁静的心态。这正如有虞氏和泰氏之间所体现的不同风格,它们各有千秋,但最终都无法避免变化和流转。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了肩吾对接舆的话语:“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人#1。”他提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通过个人内在的道德标准来治理国家,这样的人民自然会跟随他的领导,并且愿意接受他的教导。但是,这样的方法是否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呢?

狂接舆反驳了肩吾的话,他认为这种做法只是欺骗和诬陷,因为它忽视了人的本性,不尊重人们的自由。他说:“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即使是最简单的事物,也需要尊重它们自己的本质,而不是强加于它们某种外来的标准或价值观。

天根游于殷阳,与无名人交谈,他提出了一些疑惑,无名人则给予了他一些指导。他说:“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6也?”意思是,你这个普通的人,对这些高深的问题应该更谦虚一些,不要过分追求答案,因为这些问题可能永远不会得到满足。

最后,无名人的话语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真正所需的是什么。他说:“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意味着,只有当我们放弃私欲,将自己融入到自然规律中去时,我们才能真正地治理好这个世界。不再试图用我们的力量去改变一切,而是让事情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最终达到平衡和谐。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也许可以称得上“明王”的境界吧。但这又何须言论与辩论呢?只需沉默地行动,就能达到最高境界。而那些争斗、竞争、权力斗争,不过是在低层次上的游戏罢了。在这里,每个人的存在都是独立且不可替代的,就像那群碎中的乌鸟一样,在六极以外自由翱翔,从未停留于任何固定的地方。此生,我将遵循这一条道路,不再涉及世间纷争,只想成为那个能够超越一切限制、驾驭宇宙命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