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河尚公版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因此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帛书修正版:“天下皆知美者恶已;皆知善者,不善已。有无之交生于难易,而长短形于高下;音声合于先后,以恒乃至。”故圣人在无为中治世,无言教化。在万物兴起中,不自夸其始,也未依靠己力成功,更未占据功绩。而是因为他们能安守虚位,因循自然法则,即使功成亦忘其身,不求名利,从容就去。
这两版本虽同义异文,其意更深远,如同一面镜子映照不同的景象。一如“万物作焉而弗辞”与“万物作而弗始”,河尚公版显得更具体、直接;另一方面,“帛书修正版”用语优雅、流畅,用词多添上“也”,增添了文字的韵味和层次感。
此篇论述从字面意义解读,可见古人的智慧与哲学深邃。在对待事物时,他们提倡一种“无为”的状态,即表面看来似乎没有主动行为,但实际上顺应自然规律进行安排。这是如何体现出一个真正君子的品格呢?他不会通过直接的语言教育来影响人们,而是通过引导人们理解事物发展规律,让他们自己明白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这是一种最高的智慧,一种超越常人的境界。
此外,它们还强调了事物之间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以及这种变化中的互相关联性,这是一种宇宙间最基本、最根本的事实之一。而这些,都体现在每个生命都是独立又互相关联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并遵循这个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大法则。此理想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后来的思想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一直被传颂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