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出家”之路,虽与世人所知的其他宗教不同,但其深意更为丰富。《立教十五论》中,重阳真人以慈悲心怀,为后人点明了修行的基调。在这篇经典之中,有一个鲜明的逻辑体系:凡是想要出家修道者,必须先投庵,以身体有所依倚,使心渐得安。身心安定时,便能入真道门径。
此法不仅仅是体外形象上的改变,更是一种内在精神上的转变。它告诫我们要警惕修行中的两大偏颇:一是过度劳心劳形;二是不求静止。这两者都是偏执与极端,不是修行人的应有的态度。
真正修行之妙,在于“得中”。动静皆要取其适宜,不偏不倚,而至于外养真形、内炼真性。此即所谓“常道”,从“得中”之事上参悟而来。守住这个常道,便可安分身心,即使居住在茅草庵,也可以一心只念修行事。
祖师慈悲,《十五论》开篇第一论虽名“论住庵”,却为后人指明了修行的基调。在此基础上,又需明白,“舍”字横贯出家修行的中心。这意味着超越尘世烦杂的心志勇决,以及对红尘物质干扰和阻挠的一种舍离。此“家”,借指外在事物对修行的人生旅途产生影响。
然而,真正的出离,是心理层面的舍弃和通过修持达到内心宁静。这便是在另一版本《十五论》的最后一句:“此乃住安之法。”祖师用意深远,以庵栖身,以安止心。身与心皆守住真常中和,这才是回归自然大道家的奥义——不再逃避世俗,却寻找内在平稳与自我完善。而这正是道教中的最高境界之一。
因此,我们看到,当人们谈及全真派或其他任何一种宗教时,他们往往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整个宗教世界,这是一个巨大的误解。而《立教十五论》则提供了一份清晰、具体、实用的指导,让我们能够深刻地理解到每个宗教学派背后的哲学思想和实践方法,从而免去许多无知带来的困惑和误解。在这里,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虽然不同的宗教可能有着不同的表面形式,但它们之间存在共通点,如追求精神上的成长、内省以及超脱世俗欲望等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让他们相互连接起来,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传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