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美则美矣帅则帅矣无为之治最好的解释

第二章。

河尚公版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与生俱死,为而不恃,其功成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帛书修正版: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以恶已;皆知善,以斯不善已。有无同生于一刹那,不易同至终点,一物长短自见于对照,一物高低自显于比量,一音一声共鸣于和谐,一往一来依序于流转,是谓恒久远也。在此基础上,可得圣人守静坐观自然法则行,无言教化众生,让万物自发兴起,不求回报,用其所能展现其所能,而非强求功名归己。此乃千古传诵的智慧,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原则。

两本版本虽略异,但意旨并通。一、河尚公版“万物作焉而不辞”更具具体性;二、帛书修正版多用“以”字,使文句更加优雅秀丽。本文取引据帛书修正版阐述。

"天下"指世间所有的人,“皆”表示普遍,“知”,知道,“美”,称赞或欣赏,“恶”,批评或厌弃。“斯”,说明原因,“未及时”。"有无",存在与不存在,"同",相同,"刹那",瞬间,"一 刻",同时;"难易",困难与容易;"长短",长度;"形',外形、“盈”,充满、“音声和鸣”,声音;"先后随从",顺序、“恒久远"表示永恒稳定。这意味着圣人们采取一种看似没有动作却实际上深谋远虑的态度,他们通过行动而不是言语来教导人们,使世界自然运转,而他们自己并不介入或者主导事件。当他们完成了某件事但又似乎没有开始参与时,即使在事业成功之后也不占任何地位,这种行为就像是在空中飘浮一样不会消失,因为它源自超越争夺荣誉的心理状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到这是一种高尚且宝贵的品质,它在我们的国家历史中也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