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道教美术中的神仙形象,揭秘其背后的文化故事和天然道观的秘密。从东汉末年产生至今,道教不仅融合了我国古代原始信仰、巫觋、方术与卜筮,还吸收了佛教的组织形式,并受儒家思想影响。在近两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道教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创作素材。
《老子想尔注》提及“道”为无形、无名,不可知见,因此初期并未注重形像崇拜。东汉时期宫中设立黄老祠祭祀老子,没有记载有形像。南北朝后期,随着对神仙崇拜的兴起,以及佛教礼仪对道教美术推动作用,对偶像崇拜开始出现。
学者陈国符在《道藏源流考》中指出宋代已有形像,而梁陶弘景所立之堂无像尚未通行。此外,《隋书·经籍志》记载北魏太武帝时刻天尊及诸仙之像供养;玄嶷《甄正论》卷下云:“开辟以来……戴斑穀之冠披黄衫帔习灵宝经称道士。”可见,供奉神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
神仙是“道”的人格化体现,是修行目标与最后归宿,因此在造构上极为重视。随着时代发展和传播需求,其体系不断扩展,有些被淘汰,有些被保存下来,最终形成庞大体系中的三清尊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
此外,根据佛教地狱概念创造阎罗殿等;吸收中国古代神话,如西王母八仙等入门。此类系统化与典型化让人格化得以实现,而这也促成了多样性繁荣的艺术表现方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佛教争斗导致加强宣传手段,这促进了艺术使人归信的手段,如王浮《老子化胡经》,以及利用丹青金碧描绘圣容,以至诚供养获得福报,同时修身养性达成得 道成仙目的。这期间出现如老君像、尊人图等作品。
不同地位神仙造像是依据不同的制作要求与规定进行制作,其中对于各位真人的装饰也有特定的规定,如冠华座需如法制定,不得用纯紫或其他颜色。而制作过程本身也成为一种敬畏方式,“鬼神罚人”,若违反则祸难临头。
比如木雕塑制作,在选料前要择吉日良辰,上供焚香诵经礼拜,然后贴金彩绘并认真描绘脸部。在雕塑过程中还有装脏仪式,让原先空白的木雕变成具备生气活力的躯体。“装脏”内容包括经典五谷铜镜朱砂沉香雄黄五色线珠宝放符咒或香灰等,以应五行避邪防虫蛀。此外还有点眼仪式伴随诵经礼拜,使其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实质。
自南北朝以后,这种反映与体现于壁画、造像是,我国美术史上独特的一朵奇葩——我国宗族宗派文物中的一种特殊风格——演变而来,它们不仅是向往超脱世俗尘嚣生活的人心灵寄托,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