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无为的智慧: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九
夫无心而任乎自化者,应为帝王也。啮缺问於王倪,四问而四不知。《齐物》篇中四问也。夫帝王之道,莫若忘知,故以此义而为篇首。
啮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啮缺得不知之妙旨,仍踊跃而喜欢,走以告於蒲衣子。
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犹臧仁以要人,而未始出於非人;泰氏,其外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德甚真,而未始入於非人。
肩吾见狂接舆。狂接舆曰:日中始何以语汝?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人#1,则孰敢不听而化诸?
天根游於殷阳,将梦水之上适遭无名人,而问焉:“请问,为天下。”无名人曰:“去!汝鄙人也 何问之不豫#6也?”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不待教令,便能自成。
厌,则又乘莽眇之乌,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如是,则何天下可治哉?
汝又何闹以为治天下感予心 为?再复求解,无名 人答言:“合气於漠,使心神恬淡,即自然和平。”
阳子居见老聪,有明王似可比耶?老聘答言:“此功夫虽勤,但劳形休心,不足比圣主。”如虎豹文来田、猥狙便执厘狗来藉,又岂可比明王?
阳子居蹴然曰:“敢请明王治政其义如何?”老聘答言:“明王所作,与天地同寿,与万物共生,却在于让与,不在自己,因此看似不是他所做。”
这些文字深邃且富含哲理,它们探讨了“庄子的无为思想”,即通过顺应自然和放手让事物发展自我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秩序。这是一种高超的人生智慧,也是对政治管理的一种独特视角。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超脱世俗欲望和私利的领导方式,以及对于人的本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这份理解使得领导者的作用被降低到最简单、最直接的事情——提供一个环境,让人们能够自由发展自己的潜力,这样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完美、更少需要干预或管理。此外,这些段落还展示了作者对古代哲学家观点的深刻领悟,并用现代语言表达出了古代智慧,从而使其更加易懂易记,对现代读者来说具有强烈吸引力。而这一切都体现了“庄子的无为思想”作为一种指导原则,在当代世界中依然保持着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