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慈悲的源泉,智慧的起点 第二章 河尚公版本:天下皆知慈悲之为慈悲,斯恶已;皆知智慧之为智慧,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使其自然成长,不自夸耀;生而不有,为利益他人,不求回报;为而不恃,以平等待人,不依赖权力。功成而弗居,使人们自然感激,却并不追求个人荣耀。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帛书修正版:天下皆知慈悲之为慈悲、恶已;皆知智慧、斯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一和也、先后之一随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一言未发者教化万物以为非己所有,将其使自我完善,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名誉或地位。不争辩于开端与终结,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贡献而独占功劳。在成功之后也不居于其中,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能让世界变得更好,他们就已经完成了他们的职责。
两个版本意思相同,但表达方式略有差异。一是在河尚公版中“万物作焉而不辞”,在帛书修正版中则是“将其使自我完善”,河尚公版更加直接明确。而在帛书修正版中多用“一”字来增强语气,使整个句子听起来更加流畅优美。此外,“没有争辩于开端与终结”的表述比河尚公版中的“使其自然成长,不自夸耀”更明确指出了圣人的境界,即对一切事情都持一种超脱的心态,没有主动干预或者私欲驱动。
第三句大意是:所以一个真正理解《道德经》的君王,他不会去直接控制国家的大事,而是顺应宇宙间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让它们按照自己内在的逻辑发展,这样国家就会稳定和谐。如果君王能够这样做,那么他就不会用语言去命令臣民,而会通过他的行为来引导他们了解如何做到最好。他不会过分炫耀自己的才能,也不会因为得到别人的认可而感到满足。
第四至五句大意是: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当一个国家或组织达到了一定的成功状态时,它并没有一个人可以归功于这一切。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真正理解《道德经》的领导者总是不争取个人荣誉,他们知道,只要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就已经实现了目的。当人们看到这些结果时,他们会自动地感谢那些带来了变化的人,但这些领导者从未要求任何回报。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但由于这种理念很难被普遍接受,所以它往往只存在于少数杰出人物身上。在我们的历史上,这样的领袖非常罕见,因此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