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常住过年规范探究修行之最高境界融入社会文化 - 天然道观诗句悟道

我在二十七日下午结束了年终的账目清点,二十八日我们在客堂为团年活动做准备。到了三十日,我在山门外设置香案,为本宫前辈和后辈各派的霞灵牌位进行祭拜,并巡视普板。高功和经师则在大殿里搭起衣物,起韵去山外“召请”(摄召)。监院拈着香杖参与仪式,摄召完毕后,经师引导道众,而监院则带着牌位前往祖堂安放,这就是“请羽化道众回常住过年”的过程。

各个殿宇的主持人去了厨房准备供品,而寮房则提出了所需的表格。在晚课之后,我们出坛祭祀孤魂,然后转向天尊。下台后,经师再次起韵,用打法器引导监院到每个神位前进行“化普表”。静默之后,我们吃过晚饭稍作停留,然后依序排班请监院,在大厨房中由经师接管灶火。这一系列庆祝活动包括发鼓行祝寿科仪,最终云集于祖堂。随后,大众给予监院辞岁之礼,而监院也给予大众辞岁之礼,全体道众共同辞岁。此外,还有学生向先生致敬之举。

初一子时,我们开始静坐,一边喝着胡辣汤。一早,我们出坛、祝将、转天尊,再次举行早课。早课完成后,我们进行喜神接待,让喜神牌位占据山门外的一个特定位置,上供花生、核桃、枣等物品。在接待喜神时,每个人都要插上香烛并三叩首,以示恭敬。此时巡寮人员燃放鞭炮,并紧跟着监院返回大殿,此时殿主会接收喜神牌位并安排其供奉位置。而当最后问及:“喜神回来没有?”大家齐声回答:“回来啦”,这标志着这一年的欢乐已经到来。

随后的拜年环节更是热闹非凡,无论是快慢,有的人站得高,有的人站得低,但所有人都以同样的姿态朝上三叩首。当知客喊出:“大众给监院拜年”,寮房立即回应:“监院给大众拜年”,整个过程充满了活力与欢愉。在此期间,“抢钱”和拜年的风俗成为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如此,即便磕头也有无序可言,有快有慢,每个人都是自由自在地参与其中。

随后的庆典继续进行,其中包括使用的大鼓,以及执事们根据不同的科别庆贺云集于祖堂。这五天内,不仅早晚都会出坛,还有一些特别规定,比如北方常住需要食用的大馍,每斤重十六两,在这五天内每顿饭都必须食用一个。而且,从腊月二十四日开始直至初六,所有执事人员都不再转动,只能居住于十方堂或云水堂,这被称为“挂年单”。

正月初五,是上坟的那一天:傍晚时分,寮房备好食盒、高灶备好祭品与菜肴;巡照下普饭;道眾整齐穿戴,将服饰摆放在祖堂前;高功又一次起韵,与执行手持幡帜前往祖堂;而当这个时候出现的问题是记载不全,所以具体细节无法提供。但可以确定的是,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由高功指挥,他手中的打法器伴随着音乐声响亮地敲击,而其他人的任务是按照一定顺序排队到指定地点进行葬礼仪式。此刻,他们穿梭于十方坟墓之间,为他们逝世的亲人送上了最深切的情感和最后的一份告别。

从接驾开始,每日清晨,都要进皇经殿学习古代典籍文本。而正月初一至九,每日先学习皇经,再接着参加皇忏祷活动。如果遇到庚申或者甲子那样的吉祥日期,那么还要额外加入对斗星星的敬意。而到了初八夜晚,则会举行祝寿仪式;而第二天天亮,就迎来了庆贺环节。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