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守拙之道,岂能仅以道元卷之八十二而尽?反观古人之修行,亦是如此。他们不求外物的帮助,只是内心的坚持与修炼。
正如文中所述,法自先天玄妙处,无言可说,其要在守乎中正,灵台莹彻。太一神居玄谷府,先天炁入玄关穴。寂然不动感而通。这便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掌控。
凭刚烈、运风雷、祈雨雪、役鬼神、祛妖孽,这些都是内心力量的一种展现。不需要外界的干扰,只需自己的意志和精炁,就能达到目的。
文章中的“机动则神聚,念动则彼应”这一点,也体现了这种内心修为的重要性。如果精炁不全,或有妄想杂乱,那么就无法达到真正的境界。
诗云:“天罡逐太乙,太乙逐天罡。风云雷雨电,都随念应其方。”这也是在表达一种内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状态。
最后,“唵吽吽乾夷敕”,这是一个深层次的心灵呼唤,是对宇宙真理的一种追求。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有正确的心态,还要有坚定的意志和纯净的心灵,而这些都来自于抱朴守拙的一种生活态度和修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