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志诚,1219年至1293年活跃于中国道教界的重要人物。他的名字常与全真教和崇真观紧密相连。在金元时期,他被虏入蒙古,但幸运地得以生存并成为养父的子嗣。他最终决定投身修行,师从宋德方,并获得了“洞明子”的称号。
祁志诚在太原西龙山学习了全真教的精髓,这一宗派由王重阳创立,而丘处机则将其推广到了更广泛的地理范围。祁志诚致力于传播这一宗教,并在赤城云州建立了一座简易的道观乐全庵,开始了45年的修行和传道生活。
他以治病为人、游走于山水之间而闻名,并最终在金阁山建起了云溪观。这座道观逐渐声名鹊起,使得祁志诚成为了当地的一位有影响力的修行者。
中统三年(1262年),丞相安童亲笔信请示祁志诚关于“修身齐家治国”之策。祁志诚回应说:“身正则影正,身邪则影邪,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这番话深受安童青睐,被转述给忽必烈,即后来的元世祖,此言亦被认为是处理国家大事如烹饪小鱼一样简单直接。
至元七年(1270年),朝廷赠予他的师傅宋披云谥号“玄通弘教披云真人”,同时赐给他所在的金阁山云溪观新的名称——崇真宫。此外,还授予他“诸路道教都提点”以及到次年的“玄门掌教真人”。
至元三十年(1293)十一月,祁志诚圆寂,在此之前,他著有《西云集》三卷,其中包含着像"闲把一瓢盛海月,常垂两袖舞天风"这样的诗句,这些作品流传至今,以展示他的文学才能和学问水平。此外,由于他的贡献和对众生的救济,他也赢得了人们的心意,最终成为一个传奇般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