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路,历经岁月的洗礼。山顶道士们投入了无数心血。人潮涌动,这条道路承载着众多香客的脚步。朝闻道,夕死可矣?山上回荡着悠扬的韵律,诵经声如同海浪般深邃而令人沉醉。在三清祖师前,一位位道士以歌颂之声诉说着太平盛世的美好。银杏树叶繁茂,树影摇曳,为这道观注入了一丝生机。而一位小道士向师父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能羽化登真吗?”但只遭到了师父严厉的话语。
他们既有年长者也有少年,以身作则,为下方千万民众祈求平安与福祉。在他们的心中存留善念,他们供养三宝,从未想过会有今天。一夜之间银杏树叶落尽,只留下光秃秃的一片枯黄,它们让小道士感到困惑。不料,一声枪响,让原本平坦的大路变得坑洼不平。那是日本人的到来,他们带来了粮食和对天尊的忏悔,并且向小道士表示友好。但藏书被强行搬走,以及翻译官频繁警告暗示事情并非表面所见。
随后相安无事,但香客却消失了,不再攀登这座圣地。这次修整更为彻底,因为原以为道路崎岖,而实际上,是因为屠城事件导致空无一人。一群身穿灰布军装的战士请求老德高望重的老道士收容他们受伤的人员,但老人沉默良久,最终带两个伤员离开山庄。
在黑夜中,那些前往山下的旅人不得不面对狂风巨大的挑战,即便拉车马匹也不愿意前进。此刻,他们正处于一片漆黑之中,但仍然坚定前行。而当月光开始显现时,他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一片灯火通明、浮华世界中的城市。两名年轻男子质问老 道士:“这是去寻找日本人的路径,对吧?”但老者依旧保持沉默。
第二天,大殿前院子里铺满了受伤的人们。大殿内,有个姿态肃穆跪坐于三清像前的老 道士,他内心充满迷茫和自责。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得正确,也许这一切都是一种凡念,一点贪图功利。这一切似乎都是为了民族解放,而不是为了真正理解和守护他的宗教信仰。当他说出“登真?下辈子吧。”时,他仿佛是在询问自己的选择,又像是给自己提供答案。他离开大殿,没有回头,而那些留在寺庙里的弟子没有退缩,在面对严刑拷打时也没有低头,他们誓言要与祖师大殿共生死。
随后发生的事实证明,所有这些痛苦和牺牲都只是为了确认:伤员已经安全送往山下的新建道路。而最终,小朋友抱着残存书籍沿途远离,用奶音询问:“师兄,师父他们…死啦吗?”最大的那个回答得哽咽地说:“不是…这是得道…羽化登真。”然而,当人们抬头看向那条经过岁月磨砺的大路时,却发现它重新焕发生机,与断壁残垣间接连的是新的生命力——新的银杏芽正在抽出它们的小绿叶,无论过去如何,都将继续绘制这段历史故事的一笔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