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道教协会名誉会长陈崇杰道长领悟太上老君自然之智

在浙江省乐清县出生于1941年,俗名陈星余,法号灵善子,曾任温州市西山紫霄道观监院,并历任温州市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二、三、四届会长,以及浙江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2011年11月,被聘请为温州市道教协会的名誉会长。

从小入道传承 1948年,因家境贫寒,陈崇杰仅七岁便被父母送到永嘉县乌牛东蒙山天然道观出家学术,与吕信足(现任美国美东道学会会长)为师。在师傅指导下,他除了砍柴提水,还全心致力于读书识字和背诵。随后,又跟随师父学习中医方药、针灸等技艺,对养生之术有着极高的兴趣。1958年,由于社会左倾思潮盛行,陈崇杰离开了天然道观,回到故乡,用自己多年的医术治病,为附近农民们提供医疗服务,被深受欢迎。

抓住机遇重振 1981年,利用几年的积蓄,在温州西山净水谷购建紫霄道观,并重新投身于宗教事业当中。当时,由于党的宗教政策尚未全面落实,他面临众多困难,但他坚持认为“全真七子能得道成真,他们不都是经历过磨难和困苦吗?”每日坚持早晚功课与打坐,同时也常去村庄看病给人以慈悲之心,不收取任何费用,有时候还要额外帮助一些贫困户。他精通医学并且以高尚的人格赢得了大家的好评和赞扬。他的声望越来越大,也吸引了更多人关注和接触到中国古代文化,使他们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锐意改革端正 1991年,当选为温州市 道教协 会 会 长 后 ,他决定抽调各地骨干人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寻求改革方案。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们成功实施了一系列规范化管理措施,如正一派成员制度与神殿改宫观等,这些举措取得显著成效,并获得国家级表彰。

关注民生热心慈善 陈崇杰一直秉承着回报社会、济世利人的精神,将这一理念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他主张“损有余而补不足”,并且在各种自然灾害发生时积极捐款,比如1998年的洪灾、2000年代初期南方雪灾以及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等。他不仅个人捐款,而且鼓励全市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同仁一起参与慈善活动,为建设希望小学、教学楼及结对贫困生的项目贡献力量。此外,他还推动建立志愿者队伍,以助新农村建设,并设立奖学金扶助学生。

提升理念适应 近几十年来,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与社会进步需求,一直围绕十个相适应原则开展工作,从精神思想相适应到发扬传统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服务水平,以实现宗教活动与现代社会生活之间更好的结合。

尊德无为有为 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担任过鹿城区政协委员以及市政协委员,是一次又一次代表大会上的重要发言者。在这些会议上,他提出建议,对地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对有关政策进行监督,为构建文明健康社会做出了贡献。而在平时,也常前往偏远地区视察了解民情,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意见建议。

总结来说,无论是在内修身还是外展布德方面,都表现出了一个真正将太上老君所倡导的自然之智应用到的实践者——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