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美丽与丑恶、善良与不善,皆源于这本书。第二章:河尚公版本:天下人知美之为美,以恶相生;知善之为善,以不善相生。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恒也。圣人处无为之事,不言而教万物自作而弗辞,其生不恃其有,为功勋而弗居,是以弗去。
帛书修正版:天下人知美好者,以丑恶对照;知良好者,以不善对照。有无并存,无始有终,如是难易并济,如是长短并见,如是高低并盈,如是音声和鸣,如是先后并随,是以恒也。圣人治无为之事,不言而教万物自作而弗始,其生不恃其有,为功勋而弗居,是以弗去。
两个版本虽异,但义同。此解用帛书修正版阐述。
"天下"指世间所有的人,"皆"都,"知"知道,"美"的美丽或优点,"斯"所以,"恶"的丑陋或缺点."无”没有,“相”比较,“生”产生,“难”困难,“易”容易,“成”完成,“形”外貌、“体型”,“高下”大小、“等级”,“音声”声音/"旋律”,“前后”顺序/"先后”,“恒也”的意思是不变的规律。这段话说明了一个普遍观念,即我们认为什么才算得上好的东西,这个标准往往是在看待它的对立面时确定的,比如一朵鲜花在一堆败叶中显得更加光彩夺目一样。
接着提到:“圣人居于此法,不强求也不推广,而让万物自然地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这里所谓的“圣人”,通常指的是理想中的君王或领导者。他不会直接参与管理的事务,而是通过理解和尊重自然界的一般规律来指导他的行为,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影响他人的行为,使他们能够自己找到做正确事情的方法。不仅如此,他还不会因为自己的贡献被人们记住,因此即使他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还是会保持谦逊,从不主张任何个人功绩。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说这些伟大人物似乎从未存在过,他们留下的只是一个永恒且不可改变的事实,那就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能引导人类社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一种智慧。而这份智慧,与我们国家最为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