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如同游火龙轻盈穿梭于宁都的南云中秋

宁都的南云村,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客家文化和丰富的传统节日活动而闻名。在这里,每年的中秋之夜,都会有着一场壮观的“游火龙”活动,这不仅是一种庆祝丰收、驱赶瘟疫的仪式,也是客家人对传统文化的一次热情回归。

在这个特别的夜晚,村民们会围坐在一起,用竹篙和稻草制成火虎头,点燃线香,让孩子们模仿大人们手工制作。随后,他们穿梭于村落之间,将这些神奇的火虎送到每个家庭,以祈求吉祥如意、子孙满堂。

到了月圆之夜,人们聚集在“火龙庙”前的大坪上,一同迎接那被称为“游火龙”的高潮。在那里,由49名壮汉组成的人群,他们将竹篙浇入植物油中,再点燃,它们迅速化作一条条飞舞在空中的火龙。壮观无比!

随着乐队敲击锣鼓、吹响唢呐的声音,以及鞭炮声此起彼伏,那些跳跃升腾于空中的火焰似乎在与瘟神搏斗,而这一切,无疑都是对光明与希望的一种强烈诉求。

此时,此地,不仅充满了欢笑与歌声,还有来自十几里外邻村和八方游客的大批参与者。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生动多彩的情景——南云村盛况空前,在这份欢快中融合着深厚的情感和历史故事。

而戏曲表演,则成为这一切活动的一个完美结尾。从八月初十持续至十六日凌晨,采茶调伴随着儿童嬉闹声、小伙姑娘逗趣声,小贩叫卖声交织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欢乐场景。

因此,这里的中秋节,又被称作“竹篙火龙节”,它不仅展示了客家人的战天斗地精神,更是他们对于祥瑞光明生活向往的一种表现。而这种300多年来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正被视为推进乡村振兴文旅新篇章的手段之一。(龚映华/文钟小春胡冬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