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桌,客家人家的生活用具中规矩最多的物品。它不仅是餐桌,更是客家文化和传统的一部分。据说,八仙桌的起源与八仙过海有关,那些神通广大的仙人们在山林间偶遇,一起享受美食,这种优雅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场景,就这样被称为“八仙桌”。
在梅县吕祖庙的大埔韩湘子的足迹前,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深厚的情结。而蕉岭广福六公里外的滴水岩,则记载着何仙姑与定光大佛斗法的情景,无一不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制作八仙桌时,要选用上好的木料制成0.88米长宽相同的正方形表面,讲究的人家还会用红漆来装饰,使其更加显眼且吉祥。在日常生活中,客家主妇们每天都会擦洗这张特殊的地板,以驳节草清洁,这既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对传统习惯的尊重。
然而,在客家人的家庭里,有许多关于如何使用八仙桌的问题。一旦放在公共区域,它就不能放置衣物,更不能让小孩子坐上去,小心翼翼地处理任何可能触碰到这张神圣地板的事物,因为人们认为这里有着隐形但严厉的“桌神”监视着一切动作。
在喜庆节日如春节、端阳、中秋等祭祖拜神,以及婚礼、满月、寿星、乔迁等重要活动中,八仙桌必须横摆以挡住喜气,让之停留于家庭;而丧事则需直摆,让晦气远离门庭。宴席座位安排也颇为考究,以体现尊老敬贤,如儿子结婚老外家为大、新娘娘家的尊长占首位等规则。
尽管现在圆形餐厅已经流行,但对于那些懂得珍惜过去风俗的人来说,一张经典的小巧型号仿佛穿越回到了那个时代,每一次落笔,都似乎能听到往昔的声音,而这张简单却精致的小小地板,却承载了无数人的回忆,也见证了无数家庭一次次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