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口义卷之十二自然中的无为方能无所不为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肩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檐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则向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

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网罟之所布,未耨之所刺七智反,方二千余里,阖四境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不独其国也,并与其圣智法而盗焉,是田成子有乎盗贼名,而身处尧舜安,小国莫敢非,大国莫敢诛,其十二世有齐国矣,是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法,以守其盗贼身乎。

看此篇便见愤悱雄处,便是妆撰一段譬喻自为奇特。我朕开也,即探手取也;发亦开也,即鼠窃之一切却下此六字非文矣。缄縢即绳结,用来束牵物品;摄即缠绕,用来紧扣物品的孔眼;扃即管钥,用来锁定东西的门户;鐍即锁,用来防止东西被搬走或偷窃。此世俗知识,本是用来防范小偷的小把戏,大贼到时就拿去用了。

田氏篡齐,以私量借公量入,看左传中言,便是借着圣人的智慧和道德进行私利的勾当。这在战国时期,这种做法很普遍,因此庄子就用这个比喻来说事儿。

尝试论一下,现在那些自认为最聪明的人,有没有哪个不是为了成为一个大骗子的累积财富呢?现在那些自称最伟大的哲学家,有没有哪个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而不是真正行使道德和智慧?

你看龙逄斩首,比干剖腹,都因为他们坚持正直,没有放弃原则,就死去了。而苌弘胣、纸反、子胥靡命,也都是因为他们坚持正义,没有屈服于权力,就被害了。在古代,如果有人问他说:“你知道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骗子吗?”他会回答说:“当然,我只需要掌握一些技巧。”这就是他的答案。他会先假装尊敬别人,然后再出卖他们,这样做出来的是一种“英雄”行为,因为他能够成功地欺骗大家。

这些都说明了,那些自称善良的人其实并不了解真正的道德,只是在表面上装点装饰。而那些骗子的行为,却往往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他们利用这些伎俩获得了成功。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在玩弄手腕,在欺骗大家。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只要他们依赖于这种欺骗的手段,最终都会失败。如果我们想要真正实现长久稳定的秩序,我们必须抛弃这种短视且狭隘的方法,而转向更高尚更深刻的原则。

因此,让我们一起努力,不再沉溺于外表光鲜但内涵空洞的事物,而是要追求那份真正的心灵上的丰富和精神上的满足。你觉得这样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