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族文化中,孕前求子的习俗被称为“地母娘娘”的崇拜。在新娘成为家庭主妇后,她们会在家中设立一尊地母娘娘神位,这位女神是水族送子女神。通过供奉和祭拜,人们相信可以保住家庭的子孙繁衍和孩子的平安。
过去,许多水族妇女每天早晚饭前都会在地母娘娘神位前供上饭菜各一碗。在腊月吉日,他们会更加隆重地举行仪式。事先,他们会用竹叶糯米包成粽粑若干,然后煮熟。早晨,将神桌洗净,用酒杯三个或五个横排于桌外方,再在地上放置一个簸箕,里面装有糯谷穗一束,并附上捆绑着女衣裙以及手镯和项圈。一边放火,一边撒米糠,使烟熏上,以代替香纸。这就是所谓的“暖娘桌”。
祭拜时,不需要写名字,只需剪下长约一尺、宽约一寸的纸条,用竹篾夹好并插到靠壁的地方。这张纸永久留存,每年增加。此外,有些久婚不育的妇女,还会在正月期间选择一个吉日进行“暖桥”求子仪式。
仪式开始时,邀请巫师来过阴,对巫师说:“下界官人非不欲送子给你家,只是路途中有某河某湾隔开(或路过远),苦无桥(或石凳)可渡(或休息),无法前来,你家在某河某沟(或某路旁)修造桥梁(或石凳),这样当你的孩子出生时,就能有地方去。”不育夫妇迫切希望孩子,所以他们便选择了一个吉日,在指定地点督工修建桥梁或者石凳。一旦完成,便将稻草铺于桥上,并用纸竹篾插入四周,然后摆好肉食,让亲友共进午餐,而剩下的粽叶和蛋壳则留放在桥旁,以示已经接受了bridge god。
收拾完毕后,将插在桥头上的纸竹篾按红蓝白色各取几份带回家中。如果是红色表示男孩,如果是蓝色代表女孩。如果没有颜色的,则代表双胞胎。当扭动这些材料时,同时呼唤:“孩儿,我要带你回家”,深信儿童灵魂已附加到了这根木棍之上,被带回了家里。
当女性怀孕之后,家族成员就会请巫师来祭祀念咒定胎、保胎。所谓定胎,是要求生男还是生女。而保胎,则是保证胎儿正常发育,不流产。在这个时候,在供桌边设置祭坛,上面插上了那些之前获得的情感符号——布料、手镯等,由巫师念诵咒语。然后撤走祭坛,将这些符号捆起来钉到供桌边,那意味着胎已定,孩子健康成长,无忧无虑地出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