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根本信仰,以大道为宗旨,在其中常见“道生万物”或“万物由道而生”。一位信士曾问:六耳猕猴如何聆听万物之生?这问题似荒谬,但在教育和认知中,已形成固定的思维,不愿质疑。《道德经》提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大道即一种状态,从分出阴阳二气,生成和气,再衍生物质世界。自然演化无需追问缘起。
这种思考陷阱指出了“道为什么要生万物”的错误,即将自然比作有生命功能的实体。所谓“道”,是生成、变化的抽象形态,与我们理解的具体生命不同。此概念涉及两个关键点:一、什么是真正的大道;二、大 道如何生成万物?
解答第一个问题困难,因为核心含义仅两字:“大”与“德”。德是大道外在表现形式,而大则为本体。在人间社会文明中,大通过德彰显,因此悟修也从德入手。这基于对大是什么的理解。
《道德经》称其恍惚不可名,强名曰 “大”,意味存在又不确定可捉摸,其实体不明但能感悟于一切事中的存在性。大虽然称为存在,但不是实体,所以只能参悟,不可占有;与万物具象不同,是一种抽象形态,因此称之为无,但这个无依赖于有而存在,因有所以有因,有所以无。因此,“有”是真实且具备物理性的,而 “无”只是思想上的概念,并非具有物理性的。
如此明白,大生的意思其实就是从无中来的概念,即所有事都来自虚空诞生的。但若这样讲,又会询问虚空原本为空白,为何能产生任何事?这是同样的预设陷阱,无与有的关系一样,也不是诞生的意思,而是一种状态表达。而实际上天下萬物皆從一個「有」裡產生了另一個「有」。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男女合成小孩、一颗种子长出植物,一个人在阳光照耀下可以投射出影子,这些都是从一个「有」产生了另一个不同的「有」。尽管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生成关系,却又不是完全复制和粘贴。这种内在无法看见、听见、捉摸和占有的关系,就是大的代表词。这并不是某个叫做「大的」实体创造了萬物,而是天地萬品本身就一直進行各种各样的變化,進而創造更多不同的狀態,這個變化本身,這個演化和生成的過程,就是『大的』。
然而,将這種客觀描述與哲學思考綜合起來,就成為了我們對於『大的』認識。而如果單獨談論 『大的』,則會陷入玄秘問題。如果僅僅承認客觀世界與主觀認知間沒有連結點,那麼修行與悟到 『大的』 意義便不存在了。我們修行最基本目的,是讓人們正確地認識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使短暫的人命得以增值,這才是我提出『大家問什麼要將萬品創造呢?』 的意義所在。(原作者:高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