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不需要你的认同庄子悟在天成之道于社会

我曾在学校时,老师会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会回答成为科学家。同学们和老师都会夸赞我的志向高尚。长大后,同事们会问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可能说是升职加薪,这样领导和同事们又会称赞我有进取心。不论小时候你梦想成就科学家,还是长大后追求的是金钱与地位,都被社会公认为一种生活的正确选择。如果你的答案不同,比如小时候希望富裕而长大后却追求科学,那么人们可能只是轻蔑地看着你。

于是,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共同的人生观?

但不管有没有,也与我何干?

战国时期,一天,庄周闲逛在濠水桥边,与朋友惠施一起。他看着桥下的鲦鱼游弋于清澈河水中,就像他现在一样悠闲自得,不禁伸了个懒腰,说:“鲦鱼游来游去,是它们快乐的样子。”

惠施看到庄周这样无所作为,还如此不上进,不由得反驳:“你不是鱼,你怎知鱼之乐?”

庄周也回应道:“你不是我,你怎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施清了清嗓子,用一字一板的口吻回复:“既然不是,你怎么知道它不知道?”

庄周也跟着用类似的方式回答:“既然不是,他怎么知道它不知道?”

他们俩围绕着这句话进行辩论,最终只留下惠施一个人在风中摇摆,而庄周则唱着歌悠然离开。

这段故事出自《秋水》篇,但结尾是我自己虚构的。换成现代话来说,庄周可能会说,“小惠啊,你非吾,我安知吾之乐?我的人生,又与你何干?”

“子非鱼”,“子亦非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而我们并不需要别人的认可。这就是庄子的哲学态度。你可以不同意,但是我的生活也不需要你的同意。想到这里,我便开始唱起歌来。

(图片选自百度百科)

附文:

《秋水》篇记载了庄子与惠子的对话: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我非汝,安知汝不知其乐?”

“我非汝,则固不知矣;汝固非魚也,则全矣。”

——《秋水》

本文作者系“饮冰说”,欢迎转载,并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