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精诚孙思邈的智慧之光

高明见 孙思邈,南北朝至隋唐间著名道士、医药学家,于阴阳、推步(天文历法)、医药无不善。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提出“大医精诚”的思想,是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其中认为大医必须具备两个品质,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学是“至精至微之事”,习醫之人必须“博极醫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即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見彼苦恼,如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發“大慈恻隐之心”,進而發願立誓“普救含靈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不以名誉為繫”、“恃己所長,不以財物為憂”。以其崇高醫德,被後世尊為「藥王」。

《舊唐書.孫思邈傳》記載:“孫思邈,本京兆華原(陝西耀縣)人也。七歲就學,大日诵千餘言。弱冠,便能談論莊子、老子及百家之說,並喜好佛典。”洛州總管獨孤信見而稱奇曰:「此聖童也。但恨其器量宏大,而居於小處難以施展。」周宣帝時,孫思邈因王室多故乃隱居太白山中。隋文帝輔政時,因征召國子博士,但孫遲遲未赴;他曾對親友說:「過五十年當有一位聖賢出現,我將助他濟世。」直到太宗即位,他被召回京師,被讚嘆容貌稚嫩,上問其所以能有如此深厚學識答曰:「我得來自古先賢,其實非虛言。」

顯慶四年,他被拜授諏議大夫,但仍拒絕;上元元年,他請求歸鄉,被特賴良馬和鄱陽公主封地供寓。在當時知名的大臣宋令文、孟詡、盧照瑜等都視他如師父般禮遇。

然而,《舊唐書》中的自相矛盾的一段記載卻引起了關於孫思邈真實年龄的一个千古谜题!其中说:“開皇辛酉歲生,此歳九十三矣。”但根據史料分析,這個年代計算出錯誤,這意味著如果按照這個日期计算,那么孙思邈应该是一个活下来的传奇人物。这让人们对他的真实年龄产生了怀疑。

随后,《旧唐书》记载了孙思邈权在永淳元年去世,即公元682年,其寿命达141岁。这一纪录震惊当时,使得后来的人们对于他的神通广大的传说更加兴起。他撰写了一系列著作,其中包括《千金方》、《福禄论》、《摄生真录》,以及《枕中素书》,这些作品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由于他的贡献,在宋徽宗时期被敕封为「妙應真人」,並在道教中尊称为「九天采訪三界藥王天醫大聖」、「藥王孟廣成」、「開元普度天尊」、「感應普救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