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二十余年的修行生涯中,记得当初世人常问道家是否有类似佛家的“阿弥陀佛”用语。我们回答说:“口头禅非宗教之统一模式,不必各教尽有。”那时并未听到类似“阿弥陀佛”的玄门用语。但老修行者们在交谈时,常以“慈悲”或“您老慈悲”相称。
九十年代初,我云游于东北地区,与关东各庙之间往来。当时偶尔有人以“无量天尊”调侃,但若被老道长听见,总会以愠色或训诫止之。由于感到新奇,我曾向道友请教“无量天尊”,原来却是一个趣闻。
八十年代初,有著名评书艺人通过广播电台传播其评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道家人物出场时,每使用“无量——佛”为口头称号。后来,在政协会上,该艺人与千山无量观许信大师同座,大师提出建议:“道家不称佛,所以‘无量佛’不宜用于道家人。”艺术家为了评书的需要恳请大师解决一个类似于“阿弥陀佛”的四字用语。大师考虑到评书为世间艺术,与玄门并无相干,便告之以“道教尊神称天尊”。艺术家触类旁通,用此言辞创造了“我是你心中的‘无—量—天—尊’”。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当许大师及东北威望高的老道长们相继羽化归去,同时社会上的观念急速更新,我们内部的思想和思维方式也由原来的墨守陈规转向追求外表而接受新事物。在这样的气候下,“无量天尊”这个带着幽默意味的艺人用语,从最初的玩笑话变成了合法化。
记得在八年前,一次大型宗教活动中,我第一次听到它出现在玄门羽士的话题中,这让我目瞪口呆!潮流难逆转,“无量天尊”便迅速进入了东北多数道友尤其是俗人的交往中,即使是在殿堂上助磬时,也会悠长地口称它。此情景已成为笔下影视小说中的情状。更因此,将其带到了南方……
去年冬季,有两位南方小弟兄通过短信与我联系,以“我是你的‘無限愛’——無—長—心—君,你今日如何?”开头示意恭敬。我感慨这背后的文化深度,并对他们进行了一番解释。这篇文章就是对那些误解和寻求理解的人的一种说明:真正意义上的福生,无论简化还是扩展,都应保持完整性,而不是简单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