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子马蹄中探索道家经典书籍中的复自然本性弃仁义枷锁这一思想可以不问成败只问心之所向

探索《庄子·马蹄》中的道家经典思想,复原自然本性,抛弃仁义的枷锁。张永祥在文章中提到,《马蹄》开篇描绘了马的天性:自由奔放、饮食自得其乐,这种风骨颇为人称道。但伯乐一出现,就将这些自由之马牵入轮回,无情地迫使它们接受驯服与折磨。庄子以生动而惊心动魄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幅残酷的“驯马”画面:“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结果是“死者十二三矣”。这些被迫失去尊严生命的幸存者,只能在鞭策下苟延残喘。

这不禁让人思考:作为万物灵长,我们是否曾真正考虑过其他生物?他们何须我们的世界,又为何受尽苦难?(图9)我们常以自己为中心,却忽视了其他生命共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所承受的情感和境遇。

即使像伯乐这样的善于识别千里马的人,也无法适应它们天生的本性,而是通过暴力来驯服,以达到目的。这不仅仅是一种对动物权利的问题,更是关于我们如何看待自然界,以及如何与自然共处的问题。

老子的观点提醒我们:“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他批判的是当时社会中因循守旧和虚伪的行为,而不是无端指责。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反思,在追求进步和文明化过程中,我们是否已经丧失了对自然本性的尊重?

韩愈曾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即便有一匹完美无瑕的千里 马,如果没有懂得欣赏它天性的眼光,它们最终还是会沦落成为奴隶,为主人所用。这背后,是人类对于自然界力量的一种误解,以及对自由精神的一种压抑。

徐悲鸿笔下的野骏,没有任何束缚,只在草泽间任意奔腾,那份蓬勃生气,那份独立自主,让人震撼。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不只是为了艺术,更是在追求真实生活状态上的渴望。

庄子的理想国——“至德之世”,是一个没有纷争,没有差别的地方。在那里,人们彼此友好,与动物同样平等相处。野兽可任人牵着四处闲逛,小鸟也不惧怕人类窥视。“彼民有常性”,他们不知道聚敛财物或贪名夸耀,也不知使用技巧来驯养动物,因为他们纯粹享受生活,不知什么叫做欲望与执着。

这样的理想社会,就是庄子的逍遥思想的大展示。在这个地方,没有外物强加,没有精神束缚,每个人都能自由自在地生存发展,如同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或清代《镜花缘记》的君子国,他们都是人们理想社会的心愿寄托。

然而,在乱世中,当知识分子面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局面时,他们多么希望回到一个和谐友善恬静安宁的地方!但这种憧憬往往被误解为逃避或空谈。而且,大部分人早已如同那些被鞭打成熟良好的公牛一般,被现代文明规范束缚,他们忙于自己的成就或失败,对寻找失去纯真的生活方式已经没有兴趣了。那片忘机而狎居并非梦幻般遥不可及,而应该从内心深处发出呼唤,从每个人的选择开始实现吧!

法国哲学家卢梭说过:“野蛮人所以不是恶,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庄子则提倡一种超越尘世伦理约束的人生态度,他认为那些仁义礼乐不过是尘世间污垢,用来掩盖淳朴真实。圣人的出现才会带来秩序,但那也意味着人们学会了为了利益竞争,最终导致道德日渐衰败与个性离散不可收拾。他呼唤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一种尊重自然本性的态度,一种超越个人欲念与集体主义压迫的手段,使得每个人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故园,即使那故园远方而又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