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河尚公版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帛书修正版: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 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为而弗恃成功 而弗居。此谓大智慧,以自明其心,无待诏命,以顺应自然,无争其功,以得其果。
两种版本意思相同,但表达方式略有不同。在河尚公版中,“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等表述较具体,而帛书修正版则多用“亦”字增添文采。在以下阐述中,我们采用帛书修正版的内容进行解释。
首句意指天下的众人都明白什么被认为是好的东西就是真正的好东西,因为它与丑陋对比出现。而且他们都知道什么被认为擅长的事情就是真的擅长,只因为它存在着不足的地方。这就像鲜花依靠败叶来显出自己的光芒一样。
第二句意旨由于存在着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以及困难与容易完成任务的比较,一件事情是否完满,要看它达到成功时付出的代价。一件物体是否高低,更看它放在一起之后哪一边会多出一些,而不是单纯地取决于自身长度或高度。而同样一个声音,如果单音没有复声,它就缺少了和谐的声音,所以只有当它们互动的时候才会发出动听的声音。但这些声音之间先后顺序产生,也是因为它们共享了一条共同发展方向,这种依存关系是不变的。
第三至五句深刻揭示了君主应当如何运用智慧治理国家,即通过理解事物本身发展规律,而非直接参与具体操作,让人们自然按照这规律办事,并通过实际行动实现教化,使人民明白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经济。此外,还强调了君主应该保持一种超然状态,不去夸耀自己取得的一切成就,从这一点上展现出了他的伟大境界,因此他不会为了个人利益去争夺权力或名誉,这也是我们国家今天仍然追求的一个理想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