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隆重启动中华典籍外译工程开启儒家文化圈的百年传承新篇章

山东大学隆重举办“中华典籍外译工程”启动仪式暨专家座谈会,揭开了《博物志》、《酉阳杂俎》等10本古籍翻译成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的序幕。学者们怀着敬畏之心,将这些经典作品忠实地传递至世界各地,让海外读者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入浅出。

在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李彦文正致力于翻译《中国文学史简编》,全书23万字,她采用复合翻译策略和多种方法,确保内容既精准又易懂,以满足海外读者的需求。助理研究员田小龙则正在推进《梦溪笔谈》的西班牙语版,他面对书中的专有名词难点,用通俗语言进行注释,以便更好地理解。

学校长任友群表示,他们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华典籍,并建设国学外译与传播研究中心,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他希望通过“中华典籍外译工程”,专家团队能够从全球视角回应时代需求,不仅研究多语种翻译,还要考虑文化创新和跨学科协作。

山东省委外办副主任李永森指出,这项工作需要翻译家既忠实原著,又融合目标语言文化背景,以及灵活使用表达方式,使得经典更加贴近国际读者的心灵。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建议积极利用现代技术,如生成式人工智能,加强国际合作培养青年翻译人才,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贡献力量。

在座谈会上,一些高校专家就如何将中华典籍介绍给世界提出了一系列方案,他们希望不仅展示沉稳的大气,也展现朝气蓬勃的中国特色。此次活动发布首批10本外文版本书目,为广泛传播中国古代智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