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距古未远,立为孝悌力田之科。高帝令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惠帝虽稍弛商贾禁,然犹市井子孙不得为官仕:皆所以崇本而抑末也。至文帝时,风俗一靡,公私一匮,贾谊尚以为言,帝感其说,乃耕籍田。尝诏曰:孝悌是天下大顺也,其遣谒者劳赐。又诏曰:力田是民生之本也,其赐力田帛二匹,而以户口率置力田常员,每人各率其意,以导民焉。
唐太宗亦诏:民有现业农者,不得转为工、贾;工、贾舍现业而力田者免调。此深得古先圣人化民成俗之意,使有职于牧民者悉意奉行,以仁义教之课农桑养之,则斯民幸甚!欧阳永叔云:“脩其本以胜之,此乃所谓。”
然而今世国家累降诏条,如勤务农桑增置家业孝友不忘,本社举报司县察明年稽核赏罚分明,或游惰不听训诚申报官别徴役。此深得古先圣人化民成俗意,用此法则百姓心向往,有曾闵行而家为尧舜矣!
故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岂不信乎?但看饥寒切身,又何乐于游惰?非但逐末,还须自省,对于社会的礼节与实践,我们应如何呢?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孝悌原则。在力的田地里工作并不是简单的物质需求,它更是一种精神追求,是我们对生命尊严和文化传统的一种体现。而那些能够坚持农业生产的人,他们的劳动和牺牲对于整个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当珍视农业,不仅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温饱,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保持着对自然和传统的敬畏,以及对生活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尊重。如果我们能够真正把这一点放在心上,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充实,更有意义。
这就是我对于“念九字真言后果”在现代社会中的思考。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思考,可以促进大家共同关注农业问题,并致敬那些辛勤耕作的人们,他们用汗水浇灌着地球,也用汗水浇灌着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