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乡传承300年的乱弹宁舍饺子宴乱弹也得看列入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河北省平乡县东马延村,源于明末清初的乱弹戏传唱了300余年…… “宁舍饺子宴,乱弹也得看。”这句话深刻地体现了当地人民对这项文化遗产的珍视。平乡乱弹是河北土生土长的古老剧种之一,被称为当地地方戏中的‘老大哥’,在冀南地区庙会中,戏班同时表演,乱弹不开腔,其他戏不开唱,以显示戲種對於戲曲藝術的尊重。

谭明刚说:“打五更设早朝君王登殿……”随口清唱两句,一下子把记者进入了乱弹的世界。据其介绍,乱弹在东马延村传唱了三百年。谭明刚祖上六代人都在传唱这种乡亲喜欢的地方戏。在表演中掺揽昆曲精粹,他创立了东马延乱弹的雏形艺术。

同其他戲曲一樣,有着男女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在唱、念、做、打上各具特色,对不同人物性格特征有着独到表现。此外,还拥有众多板式和丰富曲牌,不仅有“慢板”“二板”“快板”和“散板”,还有许多辅助板式,如“大开门”“小开门”等流传至今。

2013年,由于其独特性和历史价值,被评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忽聚忽散”,到了十年代已经是青黄不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学习,这些艺人利用各种机会义务给爱好者上课,将他们所掌握的情感与技巧传授出去。

从2017年开始,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校本课程正式纳入教学,在二年级两个班每周两节课进行。这对于保护这一宝贵财富具有重要意义,让更多未来的世代能够继续享受这一美妙艺术形式,并将其发扬光大。在赵连军眼中,那些昔日情景依旧历历在目——竹席搭成的小戏台,用棉油灯点亮,那朦胧光晕中乐器清脆,更显得那时期的一切充满活力与热闹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