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客家人,源自中原汉人,在宋末元初开始迁徙至海南,他们主要聚集在儋州。据记载,从清朝时期起,大批客家人从两广等地来到儋州,选择依山傍水定居,并建造了一座座典型的客家围屋。
这些围屋大多建于清代或初年,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雨,但仍然保留着封闭性、聚居而围,以宗祠为中心的特点。它们与福建、江西等地典型的客家围屋有所不同,每处均为长方形,没有弧形或圆形规模,窗户开得大。这反映出迁徙而来的客家人当初考虑了海南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如光线强、气候炎热和台风频繁。
现存8处客家围屋中的深田村钟鹰扬故居和海雅村林氏围屋是保存得比较完好的例子。在深田村,我们可以看到钟鹰扬故居,这位清四品昭武都尉曾在这里学习文武并参与抗击贼患。他后来因政绩卓著被钦加官职,并赐予“威震旧符”匾额。故居内的一些镏金雕饰和古色古香的青砖墙面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海雅村林氏围屋则是一座五门的大宅,由堂屋和二横屋组成,是林氏家族成员生活的地方。此外,它们还有碉楼、照壁和半月形池塘,使整个建筑群显得更加壮观。而今,这些古老的建筑已成为不仅仅是家族历史,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游人们探寻历史之旅的一个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