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拙华盖下的历史道教名人又是谁

刘若拙,号华盖真人,是唐宋时期的一位道教高僧。他的修行生涯始于罗浮山,他的师父是李哲玄的师兄青精真人。在五代时期,刘若拙来到崂山太清宫,与李公守中子相谈甚欢,并在南麓建了一座庵供奉老子的像,因为当地多虎所以名为“驱虎庵”。后来他被朝廷征召入京任左街道录,被封为“华盖真人”,负责肃清道流。

据《皇朝通鉴》记载,刘若拙年逾九十仍能步履矫捷,每遇水旱必上疏请求祷雨,其法之精准令人称奇。他坚请回山后,宋太祖才放他归去,并资助他在崂山建立了上苑宫作为自己的道场。此后,上苑宫又被改称为“太平兴国院”。

在崂山修行期间,许多求道者前来求教,但刘若拙只选出十余人传授道要。他晚年出游多年,最终在宋淳化二年的某一夜端坐而逝,一身丹颜皎首,不自知其已届暮年。他的遗容神色自若,如同未有所闻。最终,他安葬于即墨县东关高真宫前,而这座墓现今已经成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