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道德经在社会趣味解读正规奥妙藏于一章之内

在古今医林中,有不少赞颂名医之医德、医术的佳联妙对,也有许多名医自撰联抒发胸臆,或论医道奥妙,或抒人生感悟,或铭医德箴言,或题警世哲语……联语寓意深刻,脍炙人口,耐人品味,久传不衰,至今犹能启迪后世。如清代浙江宁波著名中医范文甫所题的一副门联:“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此联别具一格,以其高尚的醫德难能可贵。同样清代湖南湘乡有一位开中药铺的郎中也在大门上贴过一联:“只望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此两联虽不同,但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其高尚的醫德醫風。

再如湖北武当山醫聖祠中的對聯:“立論活人,当年無愧諡醫聖;善書妙說今日有情頌良方。” 此聯赞颂東漢張仲景既是一位造福一方百姓的湖南長沙太守,又是悬壶濟世、萬民稱讚的神醫。

陝西藥王山中藥王庙内的一副對聯則對唐代名醫孫思邈的醫風、醫術、醫德給予了高度評價:“一錢罄矣還栽菊,四壁萧然不賣琴。”

明代安徽休寧縣名醫吳士彪仗義疏財扶貧濟困,其門庭若市亦未曾以物易物,此為其自撰對聯:“著手成春萬家生佛;婆心濟世,一路福星。”

清代江蘇孟河医学派奠基人物費伯雄曾兩次被召入京為皇太后治療肺痈和為道光皇帝治療失音均獲良效,因此道光皇帝特撰此御聯以贊揚之。

南京“首席名醫”張簡齋親撰曰:“非谏往者追來者,我等當其當耳,不問過去或將來,只管待君到耳。”

章次公則自嘆身在俗界難得純粹之心,即使做到了也難免染污,因而寫下這句激勵自己與他人的話語:“兒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薩心肠”。

最後提到某地老中草藥精通,其徒弟見師傅終日忙碌於救死扶傷,不禁作詩曰:

「切三關辨陰陽興中伐賊師承仲景;

譙百草定君臣拯弱抑強法效時珍。」

由此可見那些古賢們都渴望成為真正的人間天使,用智慧與慈悲去照顧一切生命,並且希望自己的行為能夠傳遞下去,在未來繼續啟發後人的精神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