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太上老君,其著作《道德经》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李耳(约前571~前471),字伯阳,又称老聃,是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被后人誉为“中国哲学之父”。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曾任周国都洛邑的藏室史,与孔子有交往。在晚年,他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并在此点化了函谷关总兵尹喜。他的思想强调无为而治,以辩证法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并主张“损有余而补不足”,认为天下的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的墓位于距函谷关八公里处,楼观台是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他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的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虽然关于老子的身世存在不同的说法,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他就是春秋末年的李耳。此外,还有一些传说将其与其他人物相混淆,如老莱子或周太史儋。但无论如何,这位古代智者的思想至今仍然激励着人们思考宇宙、生命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