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况父子与茅山一段神秘的道教往事

顾况(727-815),字逋翁,苏州人,唐中期著名诗人。饱学多才,工于书画,尤擅长诗歌,他曾著有《顾华阳集》20卷。他曾拜李泌为师,李泌(722-789), 字长源,出身名门,与顾况一样,对《周易》、《老子》颇有研究,被称为“南岳道士”。顾況受其影响学习“服气之法”, “能终日不食”(《唐才子传》卷三)。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即便是满头染霜后,也只能升至京城的著作郎。

他对现实的不满,在诗中表现出来,如在《海鸥咏》:“万里飞来为客鸟,曾蒙丹凤借枝柯。一朝凤去梧桐死,满目鸱鸢奈尔何”(《华阳集》),这表达了对朝廷的嘲讽和政敌们乘机进谗落石的情景。最终,他被贬为江西饶州司户参军。在此期间,他看透了世事,更是写下了“世间无事不虚空”,名利如浮云转眼成空。

贞元十年(793)之后,看透了世事的他,最终弃官入道,并归隐茅山自号华阳真逸。唐代诗人韦夏卿在送别他时写下:“圣代为迁客,虚皇作近臣。法尊称大洞,学浅忝初真。”这是对他皈依大道的一种见证。

茅山林泉秀美,是修身养性的福地。他在茅山筑庐安居,以诗书为乐,并向道士学习“清虚服气、餐芝饵石、修导养之法”,期望有一日能得道成仙。他对于大道的倾心,还可见于《夜中望仙观》的描述:“日暮衔花飞鸟还月明溪上见青山。”

隐居茅山后,他不信炼丹进补之说,只是“野人爱向山中宿”而已。他留下的作品,如《闲居自述》,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心境:“宋辱不关身谁与疏与亲?有山堪结屋天地可容尘。”

尽管他的生活充满了变化,但他的精神始终坚定。他留给我们的是一段神秘而又令人遐思的人生故事——一个将文学艺术和宗教修行融合的人物,以及一个家庭几代人的轮回转世传说。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精神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烦恼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