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唐皇武后封我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我留下了《道德经》,这部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我主张无为而治,这些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在道教中,我被尊为道祖。我的生平有许多说法,但最广泛接受的是我生活在春秋时期,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时期。我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向我问礼。在晚年,我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相传在此关点化了函谷关总兵尹喜。我后一路西行至盩厔,并在此驻足,与结草为楼修行说经。这座楼观台现在是一处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历代文人骚客墨迹碑石三百余座,被认为是道教发源地。
我的去世后,我被葬于距此八公里的地方,即西楼观,现在还有一座叫做老子墓的地方。我的《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被认为是我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两个源头,因此也被尊称为“中国哲学之父”。我的思想被庄子的书中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的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当道教出现时,我被尊为“太上老君”,并且从《列仙传》开始,被尊为神仙。
由于翻译语言众多,《 道德经》的版本超过了一千种,使它成为翻译语言使用最多的中国书籍。而我的无作为理想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解释宇宙万物演变用的是“道”,同时又具有永恒意义。“反者道之动”,一切事物均有正反两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虽然关于我的身份存在争议,有的人认为是我即莱子,又是一个楚国人,与孔子同时有人认为是我即周太史儋,但是现在大部分历史研究者接受第一种说法,即我就是李耳,是春秋末年的人物。但不管怎样,对于我这个时代以及之后几千年的影响力,无论是在社会还是文化层面,都是不容忽视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