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马蹄中的人物抛弃道德的枷锁追随自然本性 道德经白话文解读

《庄子·马蹄》中的“复自然本性,弃仁义枷锁”——道德经翻译白话文解读

在《庄子·马蹄》的开篇,我们首先遇见了一个关于马的描写:它们吃草、喝水、奔跑和欢笑,生活得悠然自得,有着自己的风骨。伯乐一出现,就让这些自由灵魂陷入痛苦和死亡。在这里,庄子用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动作来刻画出一幅残酷的场景:“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皁栈,马死者十二三矣;饥渴驰骤整齐前有橛饰后有鞭荚而死者过半矣。”马体无数伤痕,有的甚至因折磨而丧命。

伯乐自认为善于治马,却没有考虑到这些动物的喜怒哀乐,更不曾想过其他生物与我们共存时所承受的情形。人作为万物灵长,却常以万物为我而生,而我又是万物使用者的中心。即使像伯乐这样识别千里马的人,也无法适应它们天性的行为,而是通过暴力使其服从,以换取它们生命的一半乃至多半。

这种对动物本性的破坏,不仅限于对牛羊等家畜,它同样反映在对人类自身本性的压迫中。正如老子的观察:“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庄批判仁义,是因为他们痛心于当世,并非空穴来风。

韩愈感叹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 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糟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这意味着即便发现了优秀的骑手或管理者,但最终很多这样的宝贵资源仍被用于奴役中,最终沦为奴隶的手下。

这些都只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理想而牺牲他人的故事。而真正重要的是那些能够自由翱翔天际,如徐悲鸿笔下的那匹野放奔腾的大象,它们展现了生命力的纯粹形式,这才是真正值得尊敬和追求的事物。

然而,在这个充满竞争与欲望的地方,我们很难找到那些愿意放弃社会规范去追寻内心真实的人。当我们沉浸在繁忙与成功中时,我们往往忘记了最初的心灵纯净,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理解并尊重这一切。

卢梭曾说,“野蛮人所以不是恶的,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阻止他们做恶的是情感平静和对事物无知”。因此,当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当我们的道德标准变得越来越模糊时,我们是否还能找到那个清晰无暇的心境?

最后,让我们回归到那片“同域而居民不轻去其乡里忘机而狎物相感以和平”的地方,那是一个简单却美好的状态,那里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没有额外烦恼,没有虚假期盼,只需要顺应自然,无需太多思考或努力。这就是我们精神上的故园,无需再寻找它,只要回到那里就好了。在岁月流淌的时候,让我们一起踏上那条通向未知远方的小径,一起怀抱希望,一起守护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