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美丽与丑恶、善良与不善,皆源于此;念九字真言之益处。第二章。
河尚公版本:天下皆知美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恒也。圣人处无为之事,以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辞生而不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帛书修正版: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则恶已;皆知善,则不善已。在有无之间,有生长的规律,在难易之间,有成功的法则,在长短之间,有对照的标准,在高下之间,有多余的差别,在音声之间,有和谐的声音。在先后之间,有共同的追求,这些都是恒久不可改变的事实。这就是为什么圣人能够在没有主动行为中治理国家,用没有明确教导来引导人民,使万物自然地产生并发展,而不是由一个人开始,也不是依赖于个人力量,只是当事物已经成功运作时,他们不会占据任何功劳,就好像他们从未存在一样。这就是他们不会离开的地方所在。
两种不同的版本虽然意思相同,但表达上略有不同。一方面是河尚公版更具体,更直接,一方面是帛书修正版更文雅,更优雅。在这里,我们选择用帛书修正版来阐述其意义。
"天下"指的是所有的人,"皆"表示普遍性,"知"意味着了解或认识."美"指的是好看或者可爱;"恶"则是指不好或者讨厌."斯"是一个连词,连接两个句子;"非",是不合适或者错误;"始", 是开始或者起点. "无", 为空白或缺乏; "相", 相对于; "生", 出现或存在; "难", 困难;"易", 易于做到; "成", 完成或达到某个状态;"形", 形状或外观;"盈满","盈满"; 音乐中的声音类型-"音声"; 和谐-"和鸣";"随顺","顺应". 这些都是永恒且无法改变的事实.
第一句的大意是: 天下的每个人都知道什么被认为是好看,那就真的很好看,因为它跟丑陋对比起来。而人们也都知道什么被认为擅长,那就真的很擅长,因为它跟失败对比起来,就像一朵鲜花和一片枯叶放在一起一样.
第二句的大意是: 所以说存在着有的东西也有没有的东西同时存在困难的事情可以通过容易的事情来完成一个东西要么很长要么很短取决于它比较的是什么长度一个事情要么高要么低取决于它放在哪儿会比另一个多出一些声音只要单独发出来还是伴随其他声音一起发出来都会听起来悦耳先后顺序形成了因为它们共享了一条方向这样的事物互相关联又互依存这种关系是不变的.
第三句的大意是: 因此好的君王通常不会亲自参与事务,而是在事务发展规律中做出安排让人们自然地按照这些规律去把事情做得更好好的君王通常不会直接用话语去教育他人,而是一种方式使他们明白怎么做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第四、五句话大意是: 这样世间万物兴起运行都会自然发生向积极方向发展但似乎并没有人创造了这些事物开端这类智慧巨大的人物却不会因为自己的贡献占据一点功劳当事情已经达到成功轨迹他也不占有什么功绩甚至好像从未出现过正因如此拥有这种品质的人们才没前去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