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道术,原以天地万物为本,以人心所向为准。圣人之学,不在多言,而在于明理。故曰:“知止而后有定,知常而后有不变。”然而世间之争端,皆因分割天地万物的美好和分析万物本质的理念各执一词,因循陈迹,不求大同也。
百家之学,或以仁义法治,或以墨家的无为,对治乱时政,有所长短,但未能兼容并蓄,各显其短。于是乎内圣外王之道,渐成空谈;飞龙九五之志,无从施展;天下苍生,其愿望与事业两相离远。
是故要言而已矣:古人尚能全德备器,而今世人才疏漏,为何不能复得其旧?盖由于众多学者,只知看似光鲜,却不知深究根本;只见表面文章,却不知至真至善。此乃失去根源、背离本性、误入歧途也。
《六经》五德虽广博,但亦有所偏颇,如《诗》观情,《书》论事,《礼》行教,《乐》调和,《易》阴阳,此皆当时需要,而非普遍适用。此外,一曲一格的人各执己见,便难免陷入偏狭,不达其中妙旨。
此乃我等必须醒来悟到的真理:要恢复天地自然的纯净与古人的朴素,我们必须放弃繁文缛节、奢侈纵欲,与世俗习惯脱干浊水,使心灵回归自然状态,从中体会出真正的平静与安宁。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应达到的境界。而且,这也是我们能够避免分裂与混乱,最终实现社会大同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