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国章
在治理天下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国家的长远规划,这是因为只有当国家得以安定,才能使家族和个人的生活也得到保障。没有道德作为指导原则,就无法纠正社会的混乱。一个国家如果能够无为而治,那么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如果有为而治,则会更加复杂。这份简洁或繁琐直接反映了国民的心态:心境淳厚则国泰民安,而心态紊乱则导致国家危机。为了达到安定的状态,我们必须摆脱危险,选择宁静,这就是道德的体现。
《道德经》中说:“圣人抱持一统之道,以示给众生。”又云:“知道白日之明,但守夜色之黑,以示给众生。”法自然顺应地理,从广泛覆盖万物到忘却功业,不自视高贵低贱于天下。这就是真正的圣人所作所为。
《太平经》云:“清净、宁静,是知至善本源。”黄帝对天真皇人说:“从未听闻一个人能修身而不修其家、不修其国者。”
一个人的人格与一个国家的大义相似。身体内外部结构如同宫室四周环境一样,四肢分工如同郊区界限一样,骨骼关节的分配如同百官组织一样,精神象征着君主,而气息代表着民众。当一个人理解并掌握自己的身体管理,也就自然懂得如何管理整个国家了。如果爱护人民,那么国家便会稳固;如果恪守自身气息,那么个人生命将完整无缺。在处理已经发生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提防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前不要追溯过去已经过去的事情。
由于气息难以培养易散去,使得人们难以聚集又易分散,因此在事前就应当考虑这些问题,而不是等到事后再去追究。此乃理性对于任何事务都应采取预防与积极行动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