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诵读之大道论理国章十五

理国章

理天下,乃至于理一国之祚;理家,亦当先治身心。道德之大用,在于匡救世间的纷扰与混乱。国家运作,以无为的原则,则事务简化,民心安宁;反之,以有为的方式,则事务繁复,民心动荡。一个简单而和谐的心灵,是基础所在,而一个复杂而混乱的心灵,却是国家危机的源头。

为了达到安稳,我们应当去除一切危险,然后寻求平静,因为这便是道德所指引的一条道路。《老子》中云:“圣人抱持一体,为天下的模范。”又曰:“知其白(明)者守其黑(暗),为天下的模范。”法自然顺应地力,这样就能广布覆盖万物的恩惠,而不自觉努力,不以高贵或卑微置身于天下之上。

经典中提到,“贵重自己的身体,如同寄托着整个世界;爱惜自己的生命,如同托付给所有的人。”圣人虽然不追求伟大,但终能实现伟大的成就;他们做事但不自负功劳,即使功成也不会居住其中;接受国家的污垢,便成为社稷之主;接受国家中的不祥,便成为全天下的君王。而最终,他们将百姓比作草料般的小狗,将治理大国比作烹饪小鱼,大智者的严厉警告。

他们并不推崇英才,也不珍视宝物,都等待看待世间万物,用谦逊作为基石,不沉迷战争与武力的竞争,以及轻徭薄赋,不生出骄傲或矜夸,无奢侈或淫欲。这就是知道如何避免过度放纵,使得人们因酒精、荒废田地和养鸟游戏而疲惫,使役农耕桑植的人民,以及戒备远方奇特珍异动物,以免劳苦水陆上的疲弱人民。这就是知道,没有尊敬道德,那个国家必然无法治理。

因此,它们采用了无形无象、顺应自然界的情况来满足整个世界。而有形有象、充满变革与冲突的情形却悄然而生。在《太平经》中说:“清净清静”,这是理解道德本质最初阶段。当黄帝被称为“真皇”时,他对另一人说:“从未听说一个人能够修养自身,却让他的国家变得失调。”

一个人身上,就是一个小型版图。一切身体部位,就如宫殿一样分隔开,一切四肢,就像郊外边境一样区别开,一切骨节,就像政府官员职位一样分配,每一部分都代表着君主,而每一种气息,都代表着人民。当你懂得如何修养你的身体,你就明白了如何治理你的国家。当你真正关爱你的人民,你就会维护好这个国家,当你恪守自己的气息,你就会保全自己的人身。

那些已经死亡的人不可再存活,那些已经死亡的人不可再复苏,所以至高无上的人物要预防那些还未醒来的灾难,要治疗那些尚未发病的事故。气息难以培育却易于离散,人民难以聚集却易于分散,这就是在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之前不要追究过去的事情,在事情发生之后不要追究已经过去的事情。这就是道德对于我们生活中的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