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印度古文字与彝族古文字的联系,反复披露各民族深厚的风俗文化底蕴
【摘要】全世界通行的观点是印度的婆罗米文字源于阿拉米文字。本文认为,印度的婆罗米文字是音节文字,与中国的彝文有较多共同特点,可能存在源流关系。ly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键词】丝绸之路;印度;婆罗米文字;古彝文;源流关系
印度位于南亚次,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20世纪20—30年代,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现属巴基斯坦)的哈拉帕与摩亨约·达罗等地,发掘出公元前3000年后期的古代城市。这些雕刻精致的印章上的文字被称为“印度河文字”,至今无人能识读。
周有光《世界字母简史》说:“印度河文字释读研究还没有成功……有人分为396种,有人分为253种(字符)……它或许是一种‘语词·音节’。”依斯特林《语言和文学》说:“该书第60图中所示符号共计81个字符,每个符号上都有一些特殊形态。”我们将81个字符按形态分为38种,并按形态相近排列,并用1、2…38编号称之。这些标记与彝族文献中的相同和相似的表征比较频繁,因此,我们认为,“印刷”可能是两者之间传承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学者提出婆罗米字母自创说,这一观点支持了其独立发展,而不是从阿拉米字母演变而来。此外,还有其他证据显示,在公元前4世纪时,从蜀地到身毒国(即天竺)的贸易线路已经建立起来,这一线路对双方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对于这段历史,我们需要更多细致入微、全面系统地进行研究,以便更准确地理解这两个国家之间早期交流的情况,以及它们如何互相影响并最终形成现在我们看到的一些共同特征。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语言和象形艺术的问题,它也是一个涉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两者的结构特性、使用情况以及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为揭示他们之间潜在联系提供新的视角。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希望能够揭示出更多关于这些语言和象形艺术背后的故事,以及它们如何成为今天我们的遗产的一部分。这不仅对于了解我们自己的过去,也对于未来的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由于目前已知资料有限,本研究只是初步探讨,其结果并非完全确定。如果未来发现新证据或者新的方法可以帮助进一步解答这个问题,那么本研究将会继续进行,以获得更全面的认识。此外,由于篇幅限制,本报告不能详尽展开所有相关内容,但我希望能够激起读者的兴趣,让他们参与到这一领域里来,不断追寻真理,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将是一个非常宝贵且充满挑战性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