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县洛口镇南云村,传统文化与自然景观交织,居民以卢姓为主。据说在古代,这里曾经遭受过瘟疫的侵袭,民众祈求天神庇护。那年中秋之夜,当月光如水、星辰点缀时,一条火龙和一只火虎突然出现,它们在天际飞舞,与瘟疫恶灵展开了巍峨的较量,最终将瘟疫赶走。为了纪念这两位英雄,一座“火龙庙”被建立,并每年中秋前后举办“游火龙”仪式。
活动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禳火虎,从农历八月初一至十五,每晚组织7支由儿童组成的火虎队,他们手持用竹和稻草制成的虎头,上面点燃线香,在各户送吉祥;随着孩子们高声诵读:“火龙虎进村,生子生孙……”,气氛充满欢笑。
接下来是禳火龙,八月十五晚上,由7个小组组建的7支队伍聚集于“火龙庙”前的大坪上,49名壮汉手持长竹篙,每人扎上纸卷浇热油,然后点燃,将竹篙化作长长的腾飞之姿。壮汉们高举竹篙,如同49条炽热战士与暗影搏斗。这场盛况,让人仿佛置身于千百年前的传奇故事中。在那夜,以希望与力量作为礼赞,对生命延续、宗族繁荣及国泰民安表示祝愿。
随后,各队依次绕村巡游,其后的乐队奏出锣鼓唢呐的声音,使得节日氛围更加热烈。人们围观这一壮丽画面,不仅本地居民,还有邻近乡亲和远方游客纷纷前来欣赏。在戏台上的客家采茶戏,则从八月初十持续到十六日凌晨,为此期间增添了一抹喜庆色彩。
因此,这里的中秋节又被称为“竹篙 火龙节”。这个300多年的传统活动,不仅承载着客家人的情感,更体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心志,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一张文旅新牌照。(龚映华/文钟小春胡冬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