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彝语文新教材的编写应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体现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同时,应当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通过开发本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等多种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关键词]:彝语文、新教材编写
作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媒介,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条件——教材,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自主创作一套适合彝族地区特点的地理位置、山川河流、湖海以及著名人物等方面选编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彝语文课程,不仅要学习汉族优秀作品,还需结合自身文化背景,让学生成为真正掌握自己的语言文字能力的人。
为了让学生学好自己的语言文字,我们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具有民族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开发并利用本民族地区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等多种资源,为教育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
首先,在选择内容时,要突出彝族独有的文学作品,如《勒俄特依》、《玛牧特依》、《妈妈的女儿》等,以这些优秀作品为基础构建新的课本。此外,还应选取反映当代社会问题如毒品泛滥、小偷抢劫等,并加以批判性分析,以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认识并提倡正面的价值观。
其次,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将教育内容与他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之更易于接受,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知识探索的心态。例如,可以通过讲述关于勤劳致富的小故事,如《玛牧特依》的“人贵于勤俭”来培养孩子们勤勉节约的情操。
最后,不可忽视的是乡土教育,即从我们所处的地方开始探索周围世界,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生活环境中的事物,比如畜牧经济、经济作物种植及矿产开采,这些都是我们的生活实践,也是我们传承下去的手艺。同时,对于那些美丽壮观的地形地貌,如螺髻山、大风顶、泸沽湖等,也应该给予充分关注,并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中去。这不仅能够增加课堂上的吸引力,更能使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