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智慧的十大哲理:《道德经》探秘在天然道观
成就事业,自然而然。
老子说:一旦功成利得,人们会觉得我原本就是这样自然而然的。这是因为人类有追求利益和避免损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和依赖共同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也有创新适时改变习惯以适应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做事,就像事情原来如此,不会有强迫或不满的情绪。这样的管理方式叫做“人法地”,顺应自然规律。
2.圣人的道路,是为而不争。
老子说:领导者的原则是做而不争夺,因为没有争夺,所以整个世界都无法与之争夺。这正如水能帮助万物而无所求,处于众人所厌恶之处,因此接近了道。“天之道”也是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也为而不争。商场上的高手,也只为而不争。不争者为什么能够胜利,就是因为他的行为符合人类根本,无害于他人,善待他人,因此可以无竞且胜。
知止可以免于危险。
老子说:知道何时停止,可以避免危险发生。这是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状态,所以能在事物即将破旧重生的瞬间浴火重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发展但不能过分壮大,使事物趋向满盈并早早走向死亡,而是在新状态中保持足够发展空间,以便继续前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为上治民。”这意味着了解自己的长处保留自己的弱点,这样就能治理好国家。而理解自己不足的地方,并努力改进,这样的领导才能真正有效地使用人才和资源来实现目标。
无为乃至治。
老子提倡的是一种非干预式的管理方法,即通过顺应自然规律来办事情。他认为最好的治国方式就是像农耕一样,不用力去控制,而是让事物按照它们内在规律发展。如果你想要成功,你应该尽量少干涉,让事情自然发展出来。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根据老子的教导,最好的策略不是多说话,而是遵循中庸之道。当我们不断说话时,我们很容易遇到困难,因为我们的言语往往是不必要或错误的。但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住那些正确和恰当的话,那么我们就不会再次陷入困境了。
治国必先啬俭。
治理一个国家,就像是烹饪小鱼一样,要谨慎从心,对它进行适当处理,绝不要在它还未完全熟透之前乱翻乱搅。如果你过分忙碌或者急躁,你可能会把整盘菜搞糟。在管理组织方面,如果你不能耐心等待合适的时候采取行动,那么你的工作就会变得混乱无序。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为取天下。
这些都是老子的智慧,他认为作为领导者要以正统原则来治理国家,用出乎意料的手段来打仗,并通过什么都不做却获得所有这一切的手段。而他的基本思想包括“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 而民自富,我无欲 而民自朴”。这意味着通过遵循自然法则(正),以及利用智谋(奇)来取得成功。而回归到遵循法则这一根本原则,将使得世界自动平衡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