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而道法自然”。这十句话正是《 老 子》的精髓所在。
1、功成事遂,不可有余;百姓皆谓我自然。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所以天下莫能与之争。
3、知止可以免于殆;夫唯不盈,所以能蔽新成。
4、知人者智,有明者自知;胜人者有力,有强者自强。
5、无为而治,无不治;上士闻其义,大恻然而深矣。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希言自然,则邪不可居。
7、治大国若烹小鲜,使民重死则杀,不敬则罢,将兵如游童,将市如驰骛,将母,如贾货将妻,如贾季将女,是以刑积于身,是以心病于身,是以怨毒蓄于心,是以愚乱众乎?
8、一分也,为也。五十步笑百步,一千尺笑九百丈。
9、一言革命易,一行革命难。一日革命易,一月革命难,但愿从此一程,再不回头!
10、高山流水,与君离别意,更那堪!更那堪!只愿君心似我心悬星河,用爱相拥抱,让我们共度岁月长。
通过对这些哲理的理解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和管理工作。在现代社会,这些古代智慧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它们提醒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要违背人类本性,要尊重他人,要诚实守信,并且要不断学习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