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这部古老的哲学著作,自春秋时期老子之手所书,经过两千多年的洗礼,在众多经典中脱颖而出,成为百家之首。鲁迅先生在评价此书时曾言:“老子之辈,盖其枭雄。老子书五千语,要在不撄人心;以不撄人心故,则必先自致槁木之心,立无为之治;以无为之为化社会,而世即于太平。”这意味着,《道德经》的卓越地位并不仅仅是因为它能够引导读者认同作者观点,而是在于它能让著者自身拥有“无为”的内心态度。当一个人的内心达到这种状态,他便能够以一种和谐的方式影响社会,使得社会自然而然走向和平。
鲁迅作为一代伟人,对《道德经》给予了高度评价,这足以证明其深远价值和重要性。但面对这样的问题:年轻人应该在何种年龄段阅读《道德经》?不同的意见纷呈,有些认为应该50岁之后再读,也有人主张越早接触越好。
然而,我认为每个人的说法都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局限。年轻人如果刚识字就开始阅读《道德经》,可能会发现内容过于晦涩难懂,其次,当他们还处于天真无邪、充满好奇探索世界的时候,他们应当更多地去体验生活,不是选择“无为”。反过来,如果等到晚年才开始阅读,那么由于本身已经接近或达到了“无为”的境界,这样的阅读可能显得多余。
因此,我认为最适合的时间是在二十多岁左右。这是一个转折点,一方面,他们对周围世界不再是充满好奇,更注重理解现实;另一方面,他们仍拥有一定的冲劲与野望,却又意识到需要更好的方向与方法。在这个阶段,《道德经》的智慧可以帮助他们制衡自己的热情,同时指导他们如何停止并继续前进。
若你是一位正在犹豫是否要翻开《道德经》的年轻读者,本文将分享两个从中获得的宝贵益处:
帮助你在浮躁时代保持内心平静。
教会你用“无为”的态度面对生命中的得失。
通过这些智慧,你将学会如何找到自己在天地间的地位,从而踏实前行,并且学会接受生命中的所有变动,无论它们带来的是福还是祸,都应视它们如同规律的一部分,不生厌恶,也不贪恋,只是顺其自然,让一切回归原初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