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社会饮食新趋势多样化而不失节制主食丰富副食适量反映无所为而无所不为的生活态度

春天的饮食,在于多样性与适量,既要保证营养均衡,又要照顾到身体的需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教授李惠明指出,春季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多主少副”,即多吃主食、少吃副食品。这是因为春天气候干燥,变化无常,这时人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病邪侵袭。主食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为身体提供基本能量,同时易于消化,对脾胃保护作用大。相比之下,大鱼大肉虽然味道美,但在春季消化吸收较慢,不利于脾胃调养。

其次,“多菜少果”,这意味着应该增加蔬菜摄入量,而适当减少水果的消费。在春天,以养肝为目的,蔬菜中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对肝脏健康至关重要。而水果虽甜美,但含有较高的果酸和糖分,对脾胃不利,因此宜适量享用。

再者,“多奶少肉”,鼓励大家增添牛奶进入饮食中,而控制肉类摄入。此时正值万物复苏之际,牛奶作为全面的营养补给品,是满足生长需求及保持健康状态的理想选择。而过度摄取肉类可能导致“三高”等疾病风险增加。

此外,还需强调“多水少油”。随着季节更替,空气干燥加剧,我们应当通过充足饮水来补充失去的水分。每日清晨喝一杯蜂蜜水,可以帮助排毒祛火,同时也可促进肠道清洁工作。

最后,“多彩少单”,提倡在餐桌上呈现五颜六色的色彩,以满足各个器官的心愿,如心喜红、苦;肝喜绿、酸;肾喜黑、咸;肺喜白、辣;脾喜黄、甜。这不仅能够提高餐桌上的趣味性,也有助于保持身体平衡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