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三大代表人物中的最大之外丹黄白师狐刚子

狐丘,亦称狐刚子,道家炼丹之杰。其生平不详,为晋代人,与葛洪同时期。据今人考证,其著述《五金诀》中,被誉为“最大之外丹黄白师”。他是东汉末年黄白术的代表人物之一,魏伯阳似其师,而葛玄则可能是其弟子。他在炼丹术上的成就,对中国古代化学发明有着重要影响。虽然他的著作未能完整保存,但在唐初的《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和唐代的《龙虎还丹诀》、《太古土兑经》等书中,有些佚文被保留下来。

他的著作包括《五金粉图诀》(又名《粉图经》、《粉图》、《五金诀》,或称《狐刚子万金诀》)、《出金矿图录》、《河车经》以及其他如《玄珠经》的作品。此外,《通志·艺文略》还记载了他撰写了关于金石还丹术的一卷。这位炼丹家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对当时的地质学、冶金学有着先进水平。他提出了“吹灰法”,即锡灰坯炉法,这是在古代冶炼贵金属之前使用的原始工艺方法。

此外,他也提出了“炼石胆取精华法”,这是用干馏法从石胆(硫酸铜)中提取硫酸的世界最早记录。这比阿拉伯人的加热矾制备硫酸要早数百年。而对于杀毒,他提出了一种名为“金银粉法”的绝妙方法:将液态汞与盐末共研,使得黄分散附于盐末表面,再蒸去水银后洗净,即得极细的金粉。这一方法一直沿用至明朝本草纲目。

在水银制炼史上,狐刚子的改焙烧为密闭抽汞法,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在他的研究中,他将水银分为雄汞、雌汞、神飞汞三种,并对每一种进行不同的制炼方法。他不仅发明了这些 炉火,还进行了定量研究,对该领域做出了显著贡献。在简陋设备条件下,他实际提炼出的水银数量已达理论数字百分之八十七,这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此外,“九转铅丹法”也是他对铅化学贡献的一个例证,是关于制取“铅丹”(Pb3O4)的最早文献。此外,在合金学方面,也有所建树,因此化学史家赵匡华认为,中国在东汉末年已经能够形成相应科技资料,以较高价值被后世所传承。